7月30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。国家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刘娟介绍,全国31个省(区、市)及新疆兵团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,2024年已有超100万人次享受待遇,助力万千家庭圆了“生育梦”。
辅助生殖技术全面纳入医保报销,标志着行业从“可选消费”转向“普惠刚需”。2024年超100万人次享受待遇,直接印证需求释放加速。结合近期推出的育儿补贴(8月下旬开放申领)、学前教育免费等政策,生育支持体系持续完善,有望刺激生育率的提升,辅助生殖行业增长逻辑明确。
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,2020年中国不孕率16.9%,而辅助生殖渗透率仅7.9%,远低于美国的31.2%,生育政策和医保政策的推行预计将显著提升辅助生殖技术的渗透率。
光大证券指出,在政策的推动下,辅助生殖产业链有望全行业受益:
上游药物/设备国产替代:促排卵药物80%份额被进口垄断(如默克雪兰诺),医保控压下国产企业凭借性价比加速替代;
中游服务扩容:公立医院占85%份额但供给稀缺(每300万人口仅1家机构),民营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合作与差异化服务抢占市场;
技术升级驱动: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(PGT)应用率提升,基因检测、AI胚胎筛选等高附加值服务成为新增长点。
展望后市,2015-2020年,中国辅助生殖行业的市场规模由185.8亿元增长到434.1亿元,CAGR达18.5%;随着渗透率的提升,预计到2025年,中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854.3亿元。
落脚到A股市场,光大证券认为,政策推动之下,辅助生殖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,全产业链受益,关注布局辅助生殖相关技术及业务的上市公司。


全部评论


机会情报
- 端侧AI潜力释放的“破局者”:散热技术突破迫在眉睫
- 医保政策持续加码支持,创新药出海合作迎高光时刻
- 国常会通过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,AI智能体应用加速落地
- AI眼镜有望成为AI应用的重要载体,行业多款AI新品放量在即
- 行业会议将召开,机构称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
- 康养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技术融合与场景落地的爆发期
- 我国已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报销,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,产业链全线受益!
- 百度测试开放智能体应用入口,AI智能体打开更多商业化场景
- 7月A股普遍上涨,8月机会在哪里?历史行情显示这些板块或成热点
- 重磅突发!英伟达H20芯片安全隐患曝光,国产替代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,多家企业强势布局!